榜书是书法艺苑中的奇葩。也是最具美感、壮观的,一种独立门户的,集各种书体的“大字”艺术。
当今时下,我们给老人祝寿过生日,在洒金的红纸上写一个大寿字,即可写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洋洋大观。不但体现书法美,又增添了吉祥的文化内涵。又如中国的佛教文化,书写大字:佛、静、禅等。以及过年喜庆的“福、喜”等。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等榜书独立字体,美不胜收。所以榜书艺术感染人,激励奋进,让人喜爱。其艺术美不仅展现出书法线条的肃穆、凝重、雄厚,而且还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榜书艺术爱好者也越来越多。
说起书法,不得不说到我们使用的毛笔。我国传统制笔工艺历史悠久,手工作坊式生产历来是口传心授的代代相传。毛笔文化虽博大精深,但并没有太多资料供我们了解。近二十多年,我一直从事制笔工艺研究,而且学习榜书也近三十年,对毛笔与书法的关系略知一二。
一支毛笔的制作完成,需要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毛笔材料讲究,选材要因地制宜。对于不同的笔性,选料也要分不同的季节、产地、采集部位等。特别是榜书大字笔的材料,一般短豪的山兔毛、黄鼠狼尾毛、狸子毛、紫毫、鸡毛、灰鼠尾毛等,都不宜做大字笔。只有山羊毛、石獾针毛、猪猔、马尾才能做大字榜书笔。因制笔的材料非常有限,而制笔工艺繁杂,可以说有几只好使的“武器”,那是书法家很为之高兴的事了。
如何挑选适宜自己书法风格、字体的榜书笔,从而达到人笔合一呢?
一、 首先我们要了解笔的毛性特点:榜书笔分硬毫、兼毫、软豪三大类别。
(一) 硬毫笔以山马笔、石獾笔、猪猔笔为主。
1. 山马笔(见图一 短粗笔)俗称马尾豪。马盖尾可做大笔,一般最大笔大体都是用马尾加麻制作而成。
图一 图二(图四)
图三 图五(图七) 图六
常用山马抓笔(见图二 硬毫)用马盖尾加猪猔及山羊毛等材料。毛性特点:笔锋挺拔、有力,下墨较快,行笔快捷,宜于大篆、隶、行、草,笔墨线条老辣苍劲,书风雄强。适宜4尺、6尺字。
2. 石獾提笔(见图三)主要以石獾针猪猔。笔毫刚健有力,下墨较快,行笔流畅。宜于书写大篆、草隶、行草等字体,书风豪放雄强,适宜书写大小为30—60厘米字。
3. 猪猔笔(见图四)主要以猪的后背猔针为主,添加山羊毛等材料。笔性特点:笔锋刚健挺拔,行笔劲健,下墨较快。适宜书写大小为30—60厘米的大篆、行草、楷等字体。书风老辣、苍劲、雄强。
(二) 兼豪笔(见图五)主要以山羊毛、猪猔、貉子毛、马尾等材料为主。
1. 兼毫抓笔:以山羊背部长毛为主,添加猪猔、马盖尾等材料。毛性特点:笔根粗壮有力,笔肚饱满,笔尖柔中见刚,笔毫含水量较大。适宜书写大小为4尺、6尺的楷、隶、篆、行、草等字体。书风静穆、雄浑。
2. 兼毫提斗笔(见图六)以先锋羊毫为主,添加猪猔、貉子毛等材料。毛性特点:笔毫刚柔相济,含水量较大。笔毫宜于提、按、顿、转。适宜书写大小为30—60厘米的篆、隶、楷、行等字体。书风凝重、朴厚、静穆。
(三) 软毫笔,主要采用山羊毛、羊胡须、羊尾毛为材料。可作大字笔,笔毫最长为10—25厘米。
纯羊毫抓笔(见图七)以山羊背部毛为主料制作先锋羊毫。笔毫粗直,含水量大,柔润自如,行笔较软。但笔锋变化丰富,线条遒劲。纯羊毫笔书写大字难度大,驾驭技巧要求很高。宜于书写大小为30—60厘米的楷、隶、行、篆字体。书风静穆古朴。
二、 在了解了笔的毛性特点之后,我们再从笔的外观着手。
(一) 选笔的笔杆不宜过长,反之则不宜书写。短杆的大字笔非常实用,短粗笔杆用力方便。
(二) 笔头:注意观察笔毫外披均匀,笔尖尖细不虚,笔肚圆实不空,笔毫通身不散乱,通直密实。
三、 榜书毛笔的使用和保护。
(一) 新笔发笔:
通常我们在挑选榜书抓笔、提笔的时候,会发现,有的笔头捏起来较松软,有的笔头则坚硬,笔头坚硬是因为笔毫中的粘液胶黏性强。根据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发笔方法:一种是干发笔,另一种是水发笔。
1. 干发笔:
顾名思义,即一支新笔不用水泡,直接用手把笔毫捻开。只有笔头捏起来比较松软的才可用此方法:左手转动笔杆,右手捻动笔尖—笔肚—笔跟(见图示)。捻开笔毫后,可用手抖一抖笔毫中的浮毛,之后用30度左右的温水洗净笔毫中的粘液,再挤净笔毫中的水。
2. 水发笔:
此法适用于新笔笔头坚硬的。首先,准备一盆30度左右的温水,把笔放入盆中浸泡。通常的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浸泡后,可用手捏一下笔头,如笔毫中间仍有硬度,我们需要往盆中再加些热水继续浸泡,或是用手轻捏、捻动笔毫,帮助发笔。之后用水冲洗净笔毫中的粘液,最后挤净水。
在使用以上发笔方法后,要将笔毫反复在墨液中浸透,浸润。之后方可书写。一般新笔都有磨合期,通常为半个月左右,当墨液完全浸进笔毫内,方使笔毫更加圆直有力。
干发笔
湿发笔
(二) 洗涮毛笔:
您所使用的毛笔有时会出现笔毫分叉的现象,原因有可能是在用笔使转中变形。这时可以用梳子梳理笔毫,使笔毫梳直理顺。如出现:牛角的笔头开裂、笔根硬结不开等。主要原因是每次用笔后,没有把笔涮净、洗净,墨液中的胶脂进入了笔头。洗笔时,用清水既可。不宜使用肥皂和洗涤剂类产品。单纯的用水冲洗,无法将笔毫中的墨汁洗净。最好边冲水,边用手捏住笔头根部向笔尖处推挤墨水。待笔中的残留墨液基本涮净时,找一张废宣纸,吸干笔中的水分,顺势把笔捋成原来的笔型(见示意图)。好的养护习惯,会使笔斗不宜开裂,笔锋直顺,笔毫抱拢有力,既增加了笔毫的弹性,又使笔的寿命更长久。
(三) 保存笔:
榜书笔、大抓笔、提笔等,洗净后应挂在大笔架上。如没有大的笔架,也可平放。最好不要笔尖朝上放置,因笔涮不干净,墨液会倒流进笔斗,最终导致笔斗开裂等。如果您有新的毛笔还未使用,最好放置在木箱或阴凉干燥处,并在此处放置一些防虫药,如樟脑球等。
以上介绍,大家不妨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