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通
榜书为八体之一,秦已有榜书,汉、魏晋南北朝达高峰,传承发展至今。榜书古称署书,也称擘窼书,还有叫魁书的。其实,榜书就是用传统的工具,传统的方法书写出的大型汉字。榜书大多用于殿堂楼宇的冠名,以及石刻、崖刻、匾额、大的楹联等方面。到了现代,世人更时兴于用榜书作品点缀华堂和家居,抑或还有用于广告和重要的标语口号等,使榜书与现代生活更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这对美化人文环境,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勃发了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纵观榜书几千年发展历史,它之所以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于它在适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基础之上,还有其无与伦比的高贵性。这种高贵特性,支撑着人们长期的兴趣取向,支撑着榜书的历史地位,支撑着榜书在传统文化中的一片天地。
一、榜书的高贵性首先表现在它是出自高人之手
历史上榜书家很多,他们创作的榜书作品也很多,但由于榜书的作品皆是大篇幅,大块头的,难以长久保存,所以留到今天的极少,真实凤毛麟角。目前能见到最早的榜书作品,当属秦始皇当年东巡时留下的《泰山刻石》,相传它出自宰相李斯之手。李斯是小篆的创始人,是引领风骚的一代政治家和文化人,再加之有秦始皇这样人物的参与,《泰山石刻》和其他一系列刻石就显得地位崇高,贵气无比了,现在能见到的古时留下的榜书作品通常散见于名山大川之间,废宫旧殿之上,出土墓碑之额,残破古匾之中,或是收藏家含辛茹苦保存下来的明清大字楹联。近代和现代,大型建筑、广告、家装、大型公共场所、各种纪念碑等,皆可以找到榜书的踪影。那些古人和今人留下的榜书作品,多是工精意满,雄浑霸气,实在让人感叹不已。从大量的作品中,我们发现,尽管这些作品风格和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的作者都是“高人”。首先,他们是优秀的书法家、榜书家。其次,他们都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最不济的也是域内一方名士。他们中有的是域内的达官显贵,有的是名噪一时的文人骚客,更不泛有书画界的大家名家,就是皇帝和文臣武将出身的榜书家也大有人在。因此说,优秀的榜书作品大多都出自高人之手。不是说谁都可以写榜书的。这种高人题榜的现象,必然会带来“字贵声高”的效应,其社会影响、文化影响,乃至政治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无形中凭添了榜书不同凡响的艺术身价。
清王朝的乾清宫是皇帝和大臣议事的场所,在皇帝龙座的上方高悬一块,“正大光明”的匾额,黑底金字,熠熠生辉,至今尚存。正大光明是君臣治国理政的重要信条,是维护皇权维护统一的重要政治措施。就连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也曾提倡过“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之说。清朝在这块《正大光明》匾下,不知演绎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决定了多少兴废盛衰的重大国是。这块如此重要的名匾是清兵入关后由顺治皇帝所写,由康熙皇帝所治。康熙皇帝是清朝一位有建树的皇帝,史称“康乾盛世”,即由他而始。因此,他将顺治“正大光明”刻成匾额是何等的庄严,何等的显贵,何等的尊荣。其影响力、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贵人贵字的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在历史上,“高手、大家”题榜的故事太多了,汉开国宰相萧何,用如椽之笔,登高为新建的汉宫题“苍龙”、“白虎”大字,观者甚众,盛极一时。三国时期的魏国,著名的大臣书法家韦诞精通书法诸体,魏宫宝器,殿宇题暑,大多出自他手。魏明帝盖巍峨的凌云台,让人用篮兜将韦诞吊上二十五仗高空题写“凌云台”三个大字。为什么明帝要韦诞写?道理很简单,一是韦字写的好,二是韦名气大,地位高。字贵人贵,人贵字贵。镇得住,非他莫属。还有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有“天下第一江山”的古榜,据说是历史上的一位皇帝和一位书法家先后两次为之题写的。由于战乱和日久风蚀,皇帝的作品被毁,书法家作品“一江山”三字也遭毁断,为了恢复往日显贵气象,镇江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修复。这副榜书作品大大地增加了北固山的名气、神秘和壮美。
到现代,榜书作者的成分比古时丰富了许多,但是仍不离高人范畴,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两面碑文、毛主席纪念堂冠名,大家都晓得是谁的手笔。湖南岳阳楼题署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所写、宋庆龄故居对外开放,院门题匾是第一任书协主席老革命家舒同将军所写。现在北京大街上时常见到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李铎的题署,在华东不少地方常见到武中奇、费新我老先生的题署,他们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他们都是领骚书壇的书法大家。就是我们登堂入室,或是在大街上,公路旁所看到的榜书,它们的作者可能是名不见经传,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都是某一域内,某一系统的书法名人或善书的政治要人。不然谁要他写呢?这就是名人大字的贵气效应所至,这也是自古以来早就形成了的社会共识,现代社会尤其为甚。
榜书作品是否出自“高人”之手,作用和效果绝对是不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北省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是古代军队工事最为完善的地段,极具旅游前景,修好之后,曾有一段时间热不起来,后来请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题写了“金山岭长城“五个大字,镶在了一面漂亮的大壁之上,极为抢眼。景点很快火了起来。这里政府当然也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成武将军题榜的影响力号召力是起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榜书高贵性的第二个表现是它挂于高贵之处
关于榜书的用场,前面已经讲过。在各种用场,榜书作品一般都悬挂在高贵之处,如雄伟建筑的冠名皆挂在显眼处,大字赫然,悬之高高,一目了然,不光“标识功能”尽显,还增强了建筑的典雅气质。如华堂、客厅和其他公共场所,偶配一二幅榜书作品,或警句或格言或诗词,立马可以提升所在空间的人文气息和思想内涵,给人以蓬壁生辉之感。古往今来,还没有发现不雅不贵之处,装饰榜书作品的。哪怕就是某一产品的广告,也起码挂于楼顶或高速公路旁的巨牌之上,就是小小的店牌斋号,通常也是挂在入口的门楣之上。可以说,大字榜书挂于高贵之处,是几千年榜书的不二宿命。
榜书作品为什么一定要挂于高贵之处?第一,是榜书自身的高贵性质决定的,它字大意深,笔墨饱满,雍容华贵,雄浑霸气,只可仰视远观,而不可近看亵玩焉。他本来就是一门高悬远视的艺术,这也是和一般案头书法的根本区别之所在。第二,从与悬挂主体的关系看,只有雄劲大气的榜书才能配得上主体的高贵与壮美,使建筑美与榜书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另外,大字榜书相对于悬挂主体,往往又起到“点睛”,“点魂”的作用。所谓“点睛”使主体更具美感,所谓“点魂”就是点清主体的内在含义,告诉人们:“它是什么,干什么”。第三,从榜书的内容看,虽然字不多,但言简意骇,妙境高远,只有高挂于尊贵之处,方能彰显其高贵性和目的性,使其更具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觉上的震撼力。这种特殊而美妙的艺术效果只有榜书才拥有。
北京火车站是首都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之一,“北京站”三个字是毛主席所提,气势磅礴的榜书题字与壮丽辉煌的建筑交相辉映,凸显中国人民的自信和骄傲,就是今天看起来也是十分贵气。再比如河北省山海关城楼上挂的“天下第一关”巨榜,庄严凝重,历经风雨,和万里长城一样弥久沧桑,雄伟挺秀。想必去过的人都会为它们叹为观止,不知有多少人因感其雄,感其美,感其贵,而留下“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类的赞美诗篇。
三、榜书高贵性的第三个表现是其内容蕴含高深之意
榜书作品字少意深,精词妙趣,把主人的意趣和悬挂主体的意涵,及多元的含义浓缩成一句话,一幅对联,或几个字,用凝重的笔墨书写出来,给人以警示、激奋和玩味,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触动和升华。比如“厚德载物”四个字是老子的语录,也曾经为名校清华大学的校训。不知有多少书法家写过这四个字。然而这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高妙的道理,教育着古今千千万万的人,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印证了许多“德不配位”的人违背这条古训而受到惩罚的悲剧。“政通人和”揭示了政通与人和的辩证关系,告诫为官者二者不可偏废。“慎独”要人们“每日三省吾身”,“天道酬勤”告诉人勤奋必有收获,“惠风和畅”是祝愿人好运连连,诸事和顺。这种大字高悬,省世明理,直抵真意的榜书文化是历朝历代治国治世的无声辅助,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承载。榜书的高尚内容,正是榜书的高贵性的本质体现。
榜书作品,由于其大,其雄,其精,其美,多是悬挂于外,少有收藏于内。因而其涉众面比一般的案头书法要大得多,广得多。它不受专业、身份、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甚至有时是躲不开,绕不过的一种视觉物。比如有榜书存在的各种纪念碑谁不去祭奠?商场店铺谁不去买东西?机场、码头、车站、旅馆、谁出行能不经过?医院谁又能一辈子不去看病等等。而且,见榜书不懂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见而发问,懂者随时随地可以对人讲解。可以说,一个中国人,一生可以没看过京剧,喝过茅台,甚至没见过书法碑帖,但绝不会没看过榜书。这种大众化的文化现象,是任何艺术都无可比拟的,这又是榜书高贵性的有力佐证。
看榜书作品,不光要看字美不美,还要看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写的,有时还要看书写的背景传说。因此,往往一副榜书作品,可以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甚至可以创造出许多故事来。明末清初,山西有一位书法大家,叫付山,号青主,原为明朝官吏,后清廷传他赴京继续为官,他秉持“明人不事清”的气节,以怕热为名推辞不去。清廷命人用担架抬他入京,但是在半道他称病逼得清廷只好放弃初衷。回家后在一次偶遇中他发现某公也有类似经历,便即兴提笔为其居题“畏热堂”三个字,其匾至今尚存。当后人看到付老先生题写的“畏热堂”匾时,不光可以欣赏其书法艺术,也能品味出付山的人格操守,从而增加人们对付山其书其人的理解和赞誉。再比如杭州岳王庙,有岳飞塑像,也有秦桧夫妇的跪相,还有一幅重要的榜书作品,即“精忠报国”。这是明代蒲田连江里人洪珠所写,放在岳飞墓道的照壁上,苍劲有力,十分显眼。这四个字,本是岳飞的母训,刺青在岳飞背上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伴随英雄走过壮怀激烈的一生,更是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当人们看到这四个大字,就会想到岳飞壮丽人生。想到奸臣的寡廉鲜耻,想到南宋王朝的积弱腐朽,风波亭的悲歌就活现在眼前,试问,这四个字,可以让人联想起多少史话?悟出多少道理?激活多少历史与现实?大概这就是榜书的高贵特质所带来的功效吧。
榜书不光字体多元,内容也是多元的。一是冠名标识性的。如单位名牌,大楼名称,商家名号等。虽然文字直白易懂,但社会功用巨大,特别是权利机关,大牌子一挂,庄严凝重,神圣不可侵犯。二是表彰颂扬性的。比如领导题词,人际贺慰,可以有效地调动人们的正能量。三是警示励志性的。比如贵阳城隍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下联是“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许多弥勒殿常有这样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像这样的榜联,谁见多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议。四是装璜点缀性的。比如客厅会议室的装饰装璜,常见榜书作品悬挂其间,点缀环境,雅俗共赏。
随着国家的崛起,经济的发展,必然就带来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又必然呼唤榜书艺术的繁荣,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认识理解和把握榜书的高贵特性,对于挖掘榜书艺术的潜能,推动榜书艺术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榜书艺术的研究,抓住榜书高贵性特征。积极开拓榜书艺术的更好表现形式。为国家现代化,为实现中国梦服务。
(作者系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主席)
|